9月14日,2024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(簡稱“服貿會”)在北京舉辦。在服貿會“碳中和行動與企業ESG創新論壇”上,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、董事、高級副總裁劉謙以《發展 綠色 友善》為主題,分享了廣聯達積極貫徹生態文明思想、響應國家“雙碳”目標的ESG(環境、社會和公司治理)創新實踐。

以“心”迎“新”,數字建筑平臺賦能可持續發展
劉謙表示,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永無止境,高品質的居住環境、和諧的社區氛圍,宜居、韌性、智慧的城市等,皆筑基于建筑業。廣聯達秉承可持續發展理念,提供建筑行業生產性數字化服務,以BIM圖形平臺和時空平臺CIMCUBE等數字技術為核心打造建筑業新質生產力,提出從微觀到宏觀的城市數字化轉型最優解,并在行業深度實踐。
以匠心促創新,廣聯達堅持科技自立,以“一橫一縱一AI”的技術戰略布局,構建建筑產業新質生產力數字底座。“一橫”代表廣聯達的建筑業務平臺,這是一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、貫穿項目全生命周期的建筑產業業務PaaS平臺;“一縱”則指的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三維圖形平臺,它能夠全面支持基于三維圖形平臺的應用開發;“一AI”指的是建筑行業的AI大模型,可以支撐設計、交易、建造階段的AI+應用場景,推動建筑行業實現以精細化管理為目標的數字化轉型,賦能建筑業高質量發展。
以初心致未來,廣聯達深耕建筑數字化領域26年,堅持將ESG融入戰略建設,制定G3可持續發展戰略,圍繞1個目標、3大維度,推行6大責任方向、20項重點議題,創造社會價值,推動可持續發展。1個目標,即“讓每一個工程項目成功,讓每一個建筑人有成就”;3大維度,即治理維度的健康可持續的發展(Growth)、環境維度的綠色且低碳的貢獻(Green)、社會維度的友善且積極的行動(Goodwill),構建ESG可持續發展G3戰略;6大責任方向,即健康運營、低碳發展、精益求精、數治賦能、開放共贏和人才培育;20項重點議題覆蓋公司治理、綠色低碳、科技創新、數據隱私保護、可持續供應鏈等各方面。

篤行“碳”路,特色實踐助力“雙碳”目標落地
劉謙認為,在“雙碳”目標牽引下,建筑業全生命周期減碳任務艱巨,工業化、綠色化、數字化是必然發展方向。廣聯達積極做推動建筑產業工業化、綠色化、智能化高質量發展的服務者和實踐者,以數字技術賦能工程進度加快20%、成本降低1%、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50%、實現80%規模以上項目0重大安全和質量責任事故。
秉承著科技讓工作生活更美好的初心,廣聯達躬身入局,運用數字化手段,打造了集綠色、節能、健康、智能于一身,擁有智慧與綠色生命的綠色建筑和可持續發展領域的標桿實踐——廣聯達(西安)數字建筑產品研發基地。該建筑是一個綠色節能、健康、智能的示范工程,在設計、施工、運維各階段通過數字化手段提質增效和節本降耗,可實現數據驅動運維管理,年降碳約92噸,年經濟效益500余萬元的綠色目標。
秉承開放共贏理念,廣聯達推進綠色建材產業供應鏈建設,服務于試點城市綠色建材與綠色建筑低碳應用,提升綠色建材從“認證綠、生產綠、設計綠、尋源綠、需求綠、采購綠、追蹤綠”全過程應用,實現對綠色建材的數據采集、加工、評價、需求發布、供需雙邊適配、撮合等全面優化,從而達到提質、提效、降本的效果,助力雙碳目標實現。
技術向善,為韌性城市建設注入新動能
著眼未來,在全球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,韌性城市建設與可持續發展緊密相連,市政基礎設施是韌性城市發展的基石。劉謙認為,目前市政基礎設施發展面臨著諸多難題和挑戰,比如現狀數據不準確、不完整,缺少數據及有效的分析計算手段,超期服役管網數量巨大,智慧化管理手段不足等。廣聯達以BIM圖形平臺和時空平臺CIMCUBE等數字技術為核心打造建筑業新質生產力,提出了從微觀到宏觀的城市數字化轉型最優解。
具體來說,就是基于動靜結合的高質量數據、虛實映射的實時連接和精準智能的分析算法,構建精準映射、虛實交互的數字孿生底座,支撐“規建管營”的系統化、一體化、精細化、智能化應用場景,從而實現宜居、智慧和韌性的目標。
以具體的管網更新為例,劉謙介紹,當前該領域面臨著摸清家底、能力評估、全面規劃、精細設計和動態監測等方面的需求,存在信息獲取難、更新技術難、現場施工難和持續發展難等建設難點。廣聯達針對城市管網更新打造了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,具體通過管網數字化(資產數字化)、管網能力計算評估、高指標驅動規劃、模型化設計、精細化施工和運行狀態動態化監測,實現數據全程貫通、算法驅動規劃設計和運行狀態可感可知的目標,并通過在線監測、智能預警、聯動處置實現管網風險可控、隱患可查、事故可防的目標。
最后,劉謙表示,廣聯達以自主可控、安全可靠的圖形技術構筑數字化基礎設施,致力于讓項目成功、讓城市智慧、讓生活美好。未來將繼續秉承數字建筑理念,用匠心守初心,踐行數字化企業責任與擔當,用科技創造美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