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今世界,科技飛速發展,建筑業正迎來一場深刻的技術變革。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、總裁袁正剛,深耕建筑科技領域多年,在科技創新與產業變革浪潮中探索出一條獨特的拓新路徑,在“好房子”與“好科技”之間構架起新的橋梁。 近日,《對話品牌》知名主持人李雨菲對話袁正剛,聚焦“建造‘好房子’的‘好科技’”,探討建筑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價值與發展機遇。 一、三大困境,決定建筑業必須轉型 李雨菲:眾所周知,廣聯達自1998年創立至今,一直專注于建筑行業,為行業企業提供數字化軟件、產品和服務,您本人也一直在建筑領域深耕。在您看來,現在建筑業發展現狀如何?為什么必須推進數字化轉型? 袁正剛:建筑業是非常傳統的行業,蓋房子、修路,是大眾對建筑業的普遍印象。但過去十年來,建筑業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:一方面,建筑業被稱為“基建狂魔”;另一方面,建筑業發展面臨“三大困境”,即“建筑品質與百姓期待存在差距、行業平均利潤率低下、行業從業人員老齡化嚴重”,傳統發展模式已經難以為繼。近年來,國家提出建設“好房子”,以滿足群眾對更高居住品質的新期盼,為行業轉型升級指明了方向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建筑業必須盡快轉型,實現高質量發展。 李雨菲:您提到了建筑業發展存在的困境,但是這些困境和數字化有什么關系?建筑業發展出現了困境,為什么必須推進數字化轉型? 袁正剛:建筑業發展面臨的困境和數字化轉型,關系極其密切。建筑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,只有每一個環節實現精細化管理,建筑品質才能得到保障。而在傳統建造模式下,設計精度不夠,細節過于粗放,設計沖突、返工現象頻發,給建筑質量帶來隱患;建筑工人技能差異大,關鍵施工技術、工藝難以標準化落地,導致房屋容易出現滲水等通病。借助數字化技術,每一個環節都能做到精細化管控,在設計前期就能充分考慮每個細節,施工過程中能夠從每一個細節入手把控質量。就像工廠生產汽車,每一個環節都可以被度量、被檢測。因此,數字化轉型可以實現對建筑生產的精細化管理,保障建筑品質。 二、理念+管理,發揮數字化最大效用 李雨菲:靠數字化轉型,能解決“建筑品質與百姓期待存在差距、行業平均利潤率低下、行業從業人員老齡化嚴重”這三個問題嗎?或者說,數字化轉型轉的到底是什么呢? 袁正剛:我們認為,數字化不是唯一解,數字化實際上是為建筑業發展提供了一個更好的“工具”。數字化轉型,目的是幫助行業企業建造更好的建筑,所以轉型首先轉的是“理念”,要打造建筑精品,必須摒棄高周轉、高增長模式;其次,要實現精細化管理,拋棄傳統大干快上的粗放型發展模式,借助數字化技術,推動精細化管理落地,打造精品建筑;最后,數字化要與管理深度融合。一定要明確一點:數字化不是萬能的,必須與企業理念、管理模式深度融合,才能成功轉型。 李雨菲:您覺得,建筑業本身做好了數字化轉型的準備嗎? 袁正剛:實際上,現在是數字化轉型的最好時機。第一,建筑業的發展速度放緩了,以前設計師要加班加點畫圖,很多細節無法精心打磨,現在企業承接的工程少了,有時間把設計做好,有時間追求“精品”。第二,數字化技術成熟了。數字化技術大規模應用于建筑行業,正成為現實。比如,廣聯達打造的數維建筑設計軟件,是一款專為建筑設計領域打造的BIM工具,集成參數化設計、智能化建模、自動化施工等功能,為設計師和建筑師提供了高效、精準、便捷的建筑設計解決方案,被稱為“下一代的設計軟件”。再比如,針對施工過程精細化管理,像塔吊遠程駕駛技術,也已成功應用于項目建設。應用該技術,塔吊司機不用再爬到高空中,杜絕了高空作業風險,提升了工作效率;自動預警+制動,提升防碰撞成效;數據留痕,追溯可查;限行+實時報警,提升區域安全;可視化,提升盲區作業安全性,實現塔吊司機不安全行為AI識別糾正,吊物識別及工效分析。 三、以“好科技”賦能“好房子”建設 李雨菲:在建筑業轉型中,廣聯達能為行業做什么? 袁正剛:廣聯達一直專注于建筑行業,為行業提供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產品和服務,讓每一個工程項目成功。成功的標準,一是保障安全,通過數字化工具,大幅降低工程建設安全、質量隱患和問題;二是降低成本,通過工程建設全過程精細化管控,實現降本增效;三是保障進度,通過數字化技術合理安排工期,減少窩工、浪費;四是綠色發展,通過數字化工具優化建筑從設計、施工到運營全生命周期的二氧化碳排放,大大降低能耗。我們的產品和服務正是圍繞這四個目標打造,從設計開始,用人工智能(AI)輔助設計師實現最優設計,建筑造型、光照、噪音、排放等在設計階段就能充分進行模擬分析,綜合對比,實現最優解。在成本方面,廣聯達提供設計成本一體化解決方案,幫助企業打造“剛剛好的房子”,確保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。在施工階段,聚焦“人材機”等生產要素的精細化管理,打造數字化物料管理系統、數字勞務管理系統、群塔調度“無人化”解決方案、施工企業綜合項目管理系統(PMsmart)等,助力項目物資管理省心、作業省力,幫助項目節省1%勞務成本,實現塔吊安全、高效作業,讓項目經理決策煩惱少一點、項目利潤多一點(1%)。 李雨菲:您能舉一個廣聯達服務的具體項目,或創新技術受到行業普遍認可的例子嗎? 袁正剛:廣聯達智慧建造及華南總部基地項目是我們踐行“數字建筑”理念,以“數字建筑平臺服務商”身份,親自打造的實體建筑。項目從設計開始,到施工、運維,應用的都是廣聯達數字化產品,通過全過程數字化,實現精細化管理全面落地,實現設計所見即所得,成本、安全、進度、質量全面受控。現在,進入大樓,人們會感覺非常舒服,因為我們的數字化軟件能夠精準控制運維過程中的能耗。 2021年,某大型建筑國企經營遇到困難,公司決策層討論后,決定把數字化作為重要方向,以數字化提升企業管理水平,推動降本增效。經過多方考察,他們選擇與廣聯達合作。我們的數字化系統上線后,經過兩年時間,該公司就實現了產值與利潤持平,去年已經有了較高的利潤。該公司總經理公開表示,數字化可以救命,讓企業起死回生。 李雨菲:從您的分享中,可以看出您對廣聯達以數字化賦能建筑業發展是非常自信和自豪的。您能否再說一個細節,數字化建筑和普通建筑到底有什么區別? 袁正剛:區別在于精細化管理。比如,以前,一幢寫字樓,在夏天的周末空調關了,人進入之后體感很差。要開空調,整幢樓的機組必須同時啟動,既不智能,又非常浪費。廣聯達智慧建造及華南總部基地項目通過數字化工具,實現精準細化需求管理,比如周末只想用一個會議室,可以只開這個會議室的空調,幾十人進入會議室,能實現2分鐘內室內溫度降到25攝氏度。而實現這一需求,背后是設計的精細化、設備管理的精細化、施工的精細化、運維的精細化等,核心是數字化的賦能。所以說,以數字化“好科技”賦能“好房子”建設,是建筑業實現轉型升級、高質量發展的關鍵。 四、用“產業AI”打造“好房子” 李雨菲:您剛才反復強調“精細化管理”。據了解,今年在多個場合,您多次表示:“AI+精細化管理”是賦能建設行業發展新模式。能不能跟我們分享一下,您所說的產業AI和通用AI如何理解、區別在哪? 袁正剛:區別有三點,第一,產業AI,英文叫Industrial AI,是指將人工智能技術與特定產業的領域知識、業務流程、數據特性深度融合,以解決產業實際問題、提升生產效率、優化資源配置、創造新價值的技術體系和應用范式。通用AI簡單來說就是知識問答。產業AI與通用AI最大的區別是,產業AI更專業、更嚴謹。第二,數據來源不同。通用AI數據來源于互聯網信息,產業AI數據來源于建筑行業。建筑行業每天有大約10萬個以上的工程項目同時施工,工廠、工地有大量的設備、大量的人,每天的活動會產生大量數據。這些數據通用AI難以挖掘、分析,只能依靠產業AI。第三,產業AI與專業軟件、行業知識關聯度非常強,通用AI沒有應用大量軟件產生的信息。產業AI的目的是解決產業存在的問題,廣聯達的軟件已經在服務這些場景,AI技術與軟件充分結合,會發揮非常大的作用。在工業、建筑業,產業AI越來越受重視,越來越被認可,大家越來越愿意使用,這是由產業AI的特點決定的。 李雨菲:廣聯達是如何推動產業AI與建筑業融合,實現精細化管理的? 袁正剛:廣聯達早在2015年便開始了對AI的探索,并建立了專門的研究隊伍。與其他科技企業不同的是,廣聯達沒有把目光放在通用模型開發上,而是始終將重點聚焦在AI與建筑業真實場景的結合,努力開發獨屬于建筑業的AI大模型及AI平臺,推動建筑業新質生產力發展。兩年前,我們就提出“All in AI”,所有的產品都要跟AI關聯起來,構建了“數據-算法-算力-場景”的產業AI落地閉環:通過“BIM+IoT數據融合”生成高質量數據;通過圍繞“設計一體化、成本精細化、施工精細化”打造高價值場景;通過“行業大模型+工程軟件小模型”,行業大模型面向行業級應用,覆蓋建筑行業規劃、設計、交易、成本、施工、運維及綜合管理等全領域專業,企業小模型基于自有數據訓練,確保個性化與安全性,構建高穩定模型。三者融合,推動產業AI從崗位、項目到企業、產業四個層級全面落地,形成了系統性應用閉環。 例如,在工程交易方面,在招標階段,AI技術可以通過提供智能化預警、輔助編制招標文件以及輔助合規性審查來助力公共資源交易活動。評標過程中,通過評標輔助決策、評標專家異常行為風險認定以及評標結果分析等方面的應用,AI技術可以提供清標服務,幫助行業監管部門及工作人員完成線索收集、比對、研判等專業工作,發現線索即時預警,全程跟蹤形成監管閉環,并生成圍串標線索分析報告凈化市場環境,提升交易過程公平、公正。技術標評審方面,廣聯達基于AecGPT構建了“招標投標文件解析+智能輔助評標”雙引擎,通過對交易數據、主體數據、行業知識、政策法規不斷更新沉淀,促進大模型不斷優化升級,推進“雙引擎”精進。 五、攜手探索,持續擦亮“中國建造”品牌 李雨菲:未來,廣聯達有什么樣的發展規劃? 袁正剛:廣聯達是一家科技公司,核心是服務客戶,服務于設計院、施工企業和業主,更好地建設“好房子”。一方面,廣聯達發展的核心是創新“好技術”,打造“好產品”。比如,在底層圖形技術方面,我們已經有20多年的積累,我們打造的自主研發設計軟件,這不僅是真正屬于我們中國人自己的軟件,而且還是有競爭力的“下一代的設計軟件”,并且目前已在歐洲推廣使用。另一方面,廣聯達致力于全球化發展。企業要有競爭力,必須到更多、更大的舞臺上競爭。我們在亞洲、歐洲等地不斷開拓市場,與全球知名的軟件公司同臺競技,我們希望廣聯達系列產品受到越來越多的客戶認可,真正擁有全球競爭力。 李雨菲:“好科技”與“好房子”,是建筑業成功轉型的“兩個支柱”,像廣聯達一樣的科技企業,搭建起了“好科技”通往“好房子”的橋梁。衷心希望廣聯達不斷發展,持續賦能中國建筑業,實現高質量發展。期待行業企業把握住這個機遇,認清數字化轉型的本質,攜手探索,制勝未來,持續擦亮“中國建造”品牌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