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向工程建筑產業,國家多次下發相關政策指引行業大力發展“中國建造”的應用技術,自主可控、安全可靠的國產關鍵技術關乎重大基建設施的信息安全。作為數字化使能者,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廣聯達”),一直致力于為建筑產業提供國產化核心應用技術,保障工程信息安全并促進國產軟件生態的高質量發展。
近日,針對工程勘察設計行業,廣聯達發起“國產設計揚帆計劃”,以自主研發技術夯實行業基礎,以期推動國產設計軟件加速發展,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。其中數字設計理念是“國產設計揚帆計劃”中吐故納新關鍵的一環。
為了利用數字化技術驅動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的轉型升級,中國勘察設計協會、中國建筑學會、中國圖學學會、中國市政工程協會、中國勘察設計協會信息化工作委員會、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總工程師工作委員會等21家行業協會組織與廣聯達在中國數字建筑峰會2023·設計院長論壇聯合發布了《數字設計2023》行業白皮書。

白皮書匯聚了行業30余位知名專家的前瞻見解以及先鋒企業的實踐經驗,圍繞行業現狀,以“精品工程、精細設計、精益服務與管理”為行業轉型發展目標,探索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的轉型升級新路徑,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。
“精品、精細、精益”是數字設計價值落地的彰顯,其中精品工程指:具備高品質、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工程;精細設計指:針對設計流程和設計細節的有效管理;精益服務與管理指:從客戶角度出發,實現客戶需求的精準分析并提供定制化服務。
數字設計重塑工程勘察設計業務新場景
在設計師層面,通過數據平臺積累的數據資產,能夠讓方案效益更佳;通過模塊批量設置、規則驅動自動生成,摒棄高度重復的工作,解放生產力;利用前置模擬技術降低試錯成本;通過自動化檢查推動設計質量管理優化。用精細設計交付高質量設計成果。
在項目層面,一改傳統二維文件式協同,通過不同專業的構件級協同,將各專業的設計成果均已數據形式存儲在云端,實時滿足各專業按需提資、調用,有效避免傳統基于文件協同過程中的文件版本管理和不及時的問題,提高內部溝通效率;構件級數據打通設計和成本環節實現設計成本一體化,賦能成本精細化管理,以成本數據為主線,賦能設計成本控制力的提升;設計師基于設計平臺的前置模擬實現設計施工一體化,對建筑工程進行空間模擬、進度模擬,設計企業通過為施工階段提供準確詳盡的BIM模型,讓施工企業在此基礎上深化設計和項目管理,打通項目全生命周期。
在設計企業層面,平臺+組件的模式讓BIM模型擁有更多的能力,打破原本跨專業的能力,讓企業在長期積累的業務能力沉淀在平臺中,使設計企業的業務范圍橫向拓展。通過整合設計資源形成企業資源庫,將全過程、全參與方的數據信息納入其中,形成全過程資源庫,從而真正實現數據復用,達成數據資產的沉淀。
在行業監管層面,通過打造行業級智能數據庫,充分發掘數據要素的管理作用,實時對市場動態進行把控;監管機構在人工智能技術的支撐下,快速高效完成設計企業上傳在云端的數字化的圖審工作,大幅提升審圖效率;通過數字設計平臺,對接其他政務系統,結合人工智能技術,實現精準、動態、智能化的市場監管,全面提高行業監管水平與質量。
共商共創勘察設計行業新生態
1、設計師首先通過改變對數字設計的認知,適應市場變化,并通過數字技能的提升及項目全過程價值創造能力的提升,實現復合型人才的自我進階。
2、設計企業首先應著力引導設計工具的升級,以提升崗位層整體數字化水平。其次選擇典型項目示范,完善優化數字化解決方案,將其推廣到更多項目中,提高整個企業的技術和管理水平。再根據自身現狀,找準轉型要點,制定一企一策的路徑。最終找準數字化使能者合作伙伴,雙方協同共生、融合發展,共同前行,從而共同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。
3、行業監管鼓勵自主關鍵技術研發,引導技術自主可控、安全可靠。同時完善數字化標準體系,實現標準制定和應用的良性循環。最終通過行業數字化知識庫,為行業人才提供行業能力支撐,配合行業能力認證體系,壯大行業數字化人才隊伍。
4、數字化使能者著力自主可控技術的研究、平臺的開放、解決方案的推廣與應用、賦能或扶持生態企業的發展。通過各個參與方的共商共創,實現行業數字化生態體系的不斷完善,助力行業從傳統模式向數字模式的轉變,提升行業生產力水平,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。
《數字設計2023》白皮書的發布,將為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內的政府機構、企業管理者提供一份重要的行業轉型指南。我們相信,這份白皮書將會在行業內產生廣泛的影響,為數字設計以及國產化軟件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,“國產設計揚帆計劃”也終將在這份熱忱中圓滿完成。